专题:2024资本市场盘点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关税战”骤然降温,美元和人民币罕见双双走强。
在美元指数拉升至101以上的背景下,5月13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拉升,重回7.20元以内。5月13日,离岸人民币汇率日内最高触及7.1787,在岸人民币汇率最高触及7.1855。
关税摩擦叠加降息预期下的美元走势
回顾4月的美元走势:在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之后,部分美国经济数据的走弱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这导致美元指数前3周连续大幅下跌,自4月初高点104上方附近一度下行至2022年以来的低点98附近。
“当对等关税在4月2日升级后,市场预期贸易摩擦致使全球贸易总量增速有所降低,甚至不排除阶段性萎缩的可能。作为国际交易货币和储备货币的主角,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受到了抑制,美元需求的降低导致美元指数走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美元一路走低的原因,“直到最近中美在瑞士的会议对美元指数产生了新的刺激”。
除了关税的影响,市场对美元降息的预期,也促使此前美元指数走低。关税的变化和货币政策动向作为影响美元指数的关键因素也将左右接下来的美元走势。
在2025年5月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美联储于全体12位票委一致支持下如期按兵不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于4.25%-4.5%区间不变。
“美元近期走强的另一个推手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修正。”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随着贸易担忧情绪缓解,市场认为美联储降息以刺激经济的必要性有所下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2月末,市场预计仅有约56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对于接下来的美元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考虑到关税问题正在对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带来“双升”压力,未来几个月美联储会倾向于按兵不动。综合以上,接下来美元指数还会承受一定压力,上行空间可能较为有限。
芦哲预计,近期美元短期或达到103左右,但中长期走势仍需观察贸易协议后续落实情况及美联储在通胀与增长之间的政策平衡。
美国CPI等通胀数据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如果通胀数据走强、市场继续推迟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美元指数或获得进一步上涨的动能。”芦哲解释称。
美国13日公布的CPI数据显示,美国4月核心CPI年率为2.8%,符合市场预期,保持在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美国4月末CPI年率为2.3%,为2021年2月以来新低,市场原本预期其维持在2.4%不变。业内预计,CPI的降温或加大美联储未来降息的可能性,为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带来更多不确定。
人民币更加坚挺
“短期人民币汇率受资金博弈和市场情绪影响较大,5月13日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已经在增强,后市或引致央行的‘维稳’,预计7.20-7.30仍是关键震荡区间;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需要观察美联储降息路径。”谈及接下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芦哲这样展望。
胡捷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未来市场因素和货币因素都会左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市场因素则主要来源于利率差、贸易差以及跨境投资三个方面。
利率差方面,当下美元利率较高,人民币利率较低。从未来趋势看,美元存在降息空间,人民币虽也有降息可能,但空间较小,因为人民币利率已经更接近于零,而美元基础利率在4.25%到4.5%之间,离零还有一段距离。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一因素有利于人民币更加坚挺。
贸易方面,目前中国对美国有大约三千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然而,预期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会收缩,这对人民币维持对美元的汇率形成了下行压力。
跨境投资方面,美国目前在吸引更多的投资,这有利于美元升值,因为投资对美元的需求会增大。
除了市场因素,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政府或许还有更多考量。
胡捷指出,一方面要考虑美国的反弹,人民币过度贬值可能会引发关税战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维持相对坚挺的人民币,对于吸引外来投资、巩固对人民币的信心更为合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贬值的利弊。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伴随“对等关税”对美国经济冲击的逐步显现,美元还会承受一定压力,而美国对华关税立场有可能更为灵活、务实,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预计未来人民币更可能出现一个与美元走势相反的双向波动过程,但波幅会相对较小。相对于其它主要货币来说,人民币走势将更为稳定。
货币政策推动非美货币汇率分化
对于欧元等非美货币,惠誉评级经济学家亚历克斯·马斯卡泰利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预计欧元兑美元汇率将回落并进一步下滑,到今年年底达到1.08。但同样,这一假设的前提是美国的有效关税率比中美协议后的当前水平要高得多,因此这一预测有一定的下行可能。
牵动欧元、日元汇率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欧盟、日本与美国关税谈判进展,二是欧、日央行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分化程度。
王青判断,未来欧盟、日本都会分别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虽然其间可能出现波折,但总体来上看关税因素对欧元、日元汇率的影响趋于减弱。
中金分析师李刘阳等人则在研报中表示,欧元方面,欧元对美元汇率在5月或许仍然较难走出继续突破向上的行情。虽然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已开始和部分贸易伙伴进行谈判,但在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欧元区经济大概率并不会有明显好转。
货币政策方面则因国家不同产生分化。目前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略高于对欧央行的降息预期,而这也是欧元/美元在4月大幅走高的关键原因,可以看出,接下来美联储降息与欧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高低将是影响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金在研报中预测5月份欧元大概率会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行情,尤其如果欧元多头仍然无法突破1.1500附近的阻力,那么欧元可能会面临一定下行风险,而如果欧元跌破了关键的1.12附近支撑位置,那么欧元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回撤。
与预计降息的欧元区不同,日本央行则有可能继续加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表达了对关税的担心,并表示在关税影响结束后通胀或继续上行,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或继续加息。
综合来看,相对日本一侧的信息,美国一侧的信息或更加左右美日汇率的走势。中金公司在研报中预计,5月内日元或为震荡走势,美日汇率的区间或在140-149,中枢或在145。
发表评论
2025-05-14 13:11:14回复
2025-05-14 17:38:28回复
2025-05-14 14:14:08回复
2025-05-14 12:12:53回复
2025-05-14 20:17: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