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8日讯(记者 彭科峰)5月份即将结束,这也意味着倍受关注的债市“科创板”即将迎来满月,作为金融行业的主力军,以建行、农行等为代表的国有大行也在加速布局。
5月27日,建行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发行的首笔科创债正式上市,其300亿元的发行总额,也创下目前市场上金融类科创债的发行规模的历史纪录。
银行积极发行科创债的目的有哪些?大行发行科创债需要哪些程序?中小银行如何看待科创债?连日来,围绕这些问题,财联社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与调研。
300亿元规模!建行昨日上市“科创债”创历史纪录
债市“科创板”满月在即,不少新的历史纪录也随之诞生。
5月27日晚间,建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发行的首笔科技创新债券正式上市,规模达300亿元,为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金融类科技创新债券。其中,3年期品种发行规模为250亿元,票面利率1.65%,全场认购2.3倍;5年期品种发行规模50亿元,票面利率1.76%,全场认购2.1倍。
“本次募集的资金,将会精准投向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新型产业,最大程度发挥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撬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建行相关人士进一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本次科创债的成功发行,也是建行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利用债市市场更好发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的实践之举。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本行发行数额最大的一笔科创债之外,建行近期还创下债市“科创板”的另一纪录。5月16日,建行作为主承销商,助力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35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而这笔债券期限长达15年,是目前全国范围内非金融企业发行的期限最长的科技创新债券。对比来看,目前市场上发现的科创债期限多在3年、5年左右。
大行先承销后发行 银行“科创债”总额已近2000亿元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自月初债市“科创板”开市以来,以农行、工行、交行为代表的银行机构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前期主要以承销商的角色亮相。
比如5月8日当天,光大银行牵头主承销科大讯飞、吉利控股等7单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统一亮相公告;5月9日,农业银行承销新希望、京东方、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等6家机构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登场亮相;5月9日,交通银行承销的上海新微科技集团、通威股份等多家机构的科创债也在银行业间市场顺利发行。
此后,工行、农行等相继从转变为发行方,陆续发行本行的科创债。
今日上午,农业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在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之后,该行予以积极响应。5月13日,农业银行即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期限为3年期,利率为1.65%。
“本次发行的200亿元科创债券,将用于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贷款投放。”农业银行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目前市场对于科技创新债券的接受度很高,保险、基金等各类投资者反响非常热烈。
交通银行方面,该行于5月13日成功发行首批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为200亿元,包括两个品种:3年期150亿元,票面利率1.65%;5年期50亿元,票面利率1.77%。
“承销、发行科创债,都是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门,关键还是要发挥集团优势,更好服务科创企业”,光大银行相关人士今日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近期还在上交所举办了同业生态服务科创企业的专项活动,联动光大控股、光银国际等内部资源,探索服务科创企业的多元化模式。
依据中国货币网公告信息和公开渠道,财联社记者今日统计发现,自月初债市“科创板”开市以来,约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国开行等约15家银行机构官宣发行科创债,其累计金额已经接近2000亿元。
依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本月宣布发行科创债的银行机构中,除了政策行、国有行、股份行,一些城商行也已经加入其中,包括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其中,北京银行于5月26日发布《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第一期)发行情况公告》称,自5月23日起发行3年期的科创债,最终发行规模为80亿元,固定利率为1.67%。
从发行规模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发行规模多为200亿元,仅建行本次发行规模为300亿元;股份行则在100亿元—200亿元之间,如浦发银行首笔科创债规模为150亿元,3年期,兴业银行发行规模为100亿元;城商行的发行规模则在100亿元以下,如杭州银行宣布发行50亿元科创债,3年期。而从发行利率来看,银行类“科创债”多位于1.60%—1.80%的区间。
银行科创债如何发行?中小银行还有哪些担忧?
从目前财联社记者统计的数据来看,首批发行科创债的银行机构还是以国有大行、股份行为主,目前主要的几家上市城商行并没有参与其中。原因何在?
对此,某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杨磊(化名)向财联社记者介绍, 该行目前对于申请发行科创债的兴趣并不算大,只是作为承销商、交易商参与其中。其原因在于,该行目前所在区域的科技创新类企业“数量还不够多、资源也不够丰富”,因此对于发行此类债券还存在疑虑。
该人士称,杭州银行积极申请发行科创债,和杭州地区近期“人工智能六小龙”涌现有一定关联,“地方银行是否发行、何时发行科创债,可能还是需要考量区域的产业布局而定。”
在调研中,也有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股份制银行人士戈一(化名)今日向财联社记者介绍,经询问相关业务人士得知,该行近期暂无发行科创债的考量。“目前同业部门的确已经看到了有同行在积极发债,但我行暂未有计划。”
实际上,银行发行科创债时,内部也有一定程序。据某股份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此类科技创新债券的申请发行,由总行资产和负债管理部负责。
“申请科创债的过程不算复杂。一般而言,只要银行出面申请,监管方面原则上都会批准,没有太多的限制因素。”杨磊表示,目前此类债券的发行相对简单。
多名业内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申请科创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不管该行在科技金融方面是否已有重组信贷需求和投放计划,先行申请下来,后续再考量具体投放事宜;一类则是梳理行内科技类企业相关信贷情况,确定一定额度的需求再做申请。
“我行并不缺少包括科技类企业在内的信贷需求,只是限于资本金要求等限制,一些贷款短期无法及时投放出去。”某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该行对于信贷投放的态度是“积极的”。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对银行而言,科创债的最大作用,可能在于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定向募集资金,拓展低成本资金的来源,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多弹药。在金融同业市场,银行类科创债也是难得的优良投资标的。
当然,对于银行而言,发行科创债依然有相关的硬性约束。“科创债的资金,是要定向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不能挪作他用。”杨磊进一步表示,有关部门在一定周期内会对债券的投向和效果进行评估,确保专款专用。因此,一些地方银行目前积极性不高,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发表评论
2025-05-29 04:03:43回复
2025-05-29 04:24:58回复
2025-05-29 00:16:22回复
2025-05-28 21:55: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