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29日电 题:“关税战”静默期 欧美贸易摩擦暗流涌动
新华社记者单玮怡 丁英华 张兆卿
美国关税阴霾下的欧美经贸关系近期又起风波。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认定美国苹果公司和元宇宙平台公司违反《数字市场法案》,要求其限期整改并支付数亿美元罚款。美方对此激烈回应,称欧盟此举是“经济勒索”,表示不会容忍这类贸易壁垒存在。
观察人士指出,欧盟正围绕关税争端与美国展开谈判,但也准备了多种反制手段。双方磋商至今未取得成果,跨大西洋关系暗流涌动。
对美科技企业开刀 被美指“经济勒索”
根据公报,欧盟对苹果和元宇宙分别处以5亿欧元和2亿欧元罚款,且须在60天内落实整改,否则可能面临进一步罚款。
对此,美国政府反应激烈,直接攻击欧盟相关监管法案,声称这类法规专门损害美国公司,将被视为贸易壁垒,美国不会容忍这种新的“经济勒索”。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数字市场法案》生效以来欧盟首次开出罚单,且宣布处罚的时间“恰好”在欧美寻求谈判的“关税战”静默期,其背后深意引人遐思。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安德鲁·弗格森说,《数字市场法案》可能成为欧盟对美国公司的一种征税形式。美国游说团体“进步商会”欧洲高级主管凯·哈齐米-杰贝利表示,欧盟的罚款标志着跨大西洋贸易冲突升级,美政府应该对该法案提高警惕。
欧盟委员会此前表示,其数字规则不属于与美方关税谈判的讨论内容,意指不会因美施压而放松监管力度。多位欧洲人士表示,罚款争端和欧盟对数字产业加强监管将给关税谈判火上浇油,可能加剧欧美贸易摩擦。
反制留有后手“关键武器”剑指服务贸易
观察人士认为,欧盟内部对加强对美科技监管呼声较高,若贸易冲突升级,欧盟可能考虑在反胁迫工具和法律监管框架内,针对美科技巨头采取反制措施。
根据2023年年底正式生效的欧盟反胁迫工具,欧盟将对试图以经济压力胁迫成员国改变政策的第三国采取报复措施。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说,反胁迫工具是欧盟“可以采取的最强有力措施之一”,这一“最强大武器”已摆在桌面上。欧盟在服务贸易领域对美存在约1000亿欧元逆差,美国科技巨头约有30%的利润来自欧盟市场。数字服务领域的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将成为美国升级关税措施后欧盟的反制目标。
此外,2022年通过的欧盟《数字服务法案》与《数字市场法案》被视作针对美科技巨头多年在欧洲“野蛮生长”的强硬回应,或将成为欧美数字领域博弈的法律依据和欧盟强化数字领域主权的突破口。尽管美政府曾威胁将报复欧盟针对美国科技企业的做法,但欧盟维护数字主权的决心很坚定。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两部法案可限制企业数据处理、广告定向、并购等行为,具有不需要对外谈判、政治上更可操作、公众舆论支持度较高等优势,但可能引发美方报复或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观察人士指出,亚马逊、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都高度依赖欧盟市场。作为反制措施,欧盟可削弱对美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可通过监管手段限制美科技巨头在欧业务。
谈判“远未达成协议”多管齐下“去美国风险”
欧盟近期数次对美游说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提议均遭冷遇。观察人士认为,关税谈判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欧盟在短期内解决贸易争端的努力正面临越来越大挑战。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近日访美,未能改变美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日前在美国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时表示,美国和欧盟的谈判“远未达成协议”,双方仍需付出大量努力才能有所成效。针对美方关注的增值税和农业补贴问题,欧盟明确表示并非贸易壁垒,不属于谈判范畴。
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陡增,促使欧盟采取多重策略减少对美依赖。
首先,欧盟加速构建“去美国风险”经贸合作网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无论欧美谈判结果如何,美国贸易政策都已对全球贸易格局造成深远影响,推动欧盟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
其次,欧盟推动多项支持措施落地,为受美关税政策影响的钢铁和汽车业“托底”。3月以来,欧盟推出涉及汽车行业的行动计划以及“钢铁与金属产业行动计划”等扶持本土产业。
再次,欧盟尝试在国防安全、货币支付和信息通信等关键领域摆脱“美国附庸”地位,重塑战略自主。欧盟3月提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和《2030年准备就绪》白皮书,旨在加强欧盟防务自主,重点扶持本土国防工业和武器生产。在数字主权方面,欧洲央行此前多次强调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的重要性,呼吁推动数字欧元项目,以增强欧洲在数字和支付领域的战略自主权。
发表评论
2025-04-29 21:32:32回复
2025-04-29 19:42:13回复
2025-04-29 20:13:15回复
2025-04-30 06:49:01回复